close
(傾斜的嘉義梅山太和振興宮)
太和振興宮位於嘉義梅山縣道162甲線太和公田進入的道路約1.75公里處,始立於清朝咸豐年間,奉祀的主神為俗稱土地公的福德正神。在一百四十年前太和村的祖先們來到此處時,由於當時村民就有供奉福德正神的習慣,因此福德正神成為當地的主要信仰神明。廟於民國10幾年時遷到了路旁,用木材建造成的廟,經過時間的風吹雨打後,屋頂都會漏水,因此,村民感念神德為表虔敬之意,於民國八十六年重新改建,九十年落成而成為全台第二大、高山地區規模最大的土地廟。 振興宮重建以後據說神蹟屢現,尤其是921大地震中,與災害最嚴重的草嶺地區相鄰的太和地區卻能毫髮無傷。但98年的莫拉克八八風災,面臨打破世界紀錄的驚人雨量,整個太和地區無疑是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,振興宮終究也未能倖免,發生嚴重的坍塌。災後近二年後重遊此地,原本奉祀的神像已移厝公田入口處牌樓旁,而原本香火鼎盛的振興宮看來完好,但整個廟身傾斜的程度,實在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驚人的破壞力量,同時在此也會真正瞭解地心引力是多麼的難以抗拒。 因八八風災造成地層滑動,廟宇位移、傾斜,近年成了觀光秘境,吸引不少人前來探險;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7月將設立觀景平台,方便民眾觀賞奇景。(節錄自網路)
已經倒塌的舊廟從右邊入口進入
走下坡約10來分鐘應該會到
倒塌的香爐
毀壞的廁所
大自然的力量果然不容小看
本殿旁邊的建物是廚房
神像已經被搶救走的本殿
進到本殿裡頭其實不好行走,需要藉由輔助的拉繩會比較安全
藻井
風災那年的時間
離開前留念一下
全站熱搜